【活力中國調研行·河北篇】從“堵”到“疏” 智慧交通重塑出行圖
冀時客戶端報道 我省各地打造智慧交通系統,破解城市擁堵難題,著力建設舒適便利的宜居城市。
在保定市交通擁堵數智化研判治理中心,不斷變化的信號燈配時數據,來自智能信號控制系統的自動調節(jié)。

保定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副支隊長 劉濤:
以前,主要是根據我們路口的交通流量,憑著人工我們來制定我們放行的時長,那么現在我們全面實現了路口信號燈的智能信號控制,系統會自動根據每個方向車流量的多少,來自動變化我們綠燈放行的時長。
在用好智能信號控制系統的同時,保定市還從制度和規(guī)則入手,對道路交通進行精細化治理。

保定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副支隊長 劉濤:
我們建立了"消紅降紫"工作機制,多維度地來分析我們擁堵形成的成因,制定我們的每日工作臺賬,來解決我們的擁堵。
通過啟用"借道待行"、"潮汐"可變車道、非機動車一次左轉等多項新模式,保定市累計優(yōu)化調整擁堵點段179個,完成主城區(qū)45條道路231個路口407公里的綠波協調控制。
中國城市交通報告顯示,2025年一二季度,保定市高峰擁堵指數降幅均居全國首位,成功實現兩連冠。而智慧交通帶來的順暢,還體現在河北各市對交通警情的快速響應上。

石家莊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交通指揮大隊副大隊長 張志國:
東北二環(huán)有一段擁堵,視頻尋找發(fā)現在東北二環(huán)角這發(fā)生了一起兩車的輕微剮蹭事故,我們迅速指令就近的警力到場處置。
在石家莊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指揮中心,智慧交通態(tài)勢平臺引入互聯網地圖數據,實現對市區(qū)1600余公里道路、745個路口的多維度全域感知,一旦出現擁堵,能做到秒級處置。

石家莊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交通指揮大隊副大隊長 張志國:
像"人未傷、車能動"的簡易交通事故,從發(fā)現到撤場,用時由之前的18分鐘縮短至5分鐘以內。
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顯示,在2025年一季度,汽車保有量超300萬輛的城市健康指數排名中,石家莊市排名第三,擁堵指數下降4.93%。機動車高峰期平均時速達32.54公里/每小時,位居全國前列。
放眼全省,河北各市交管系統深化數智賦能,全力優(yōu)化"最強信控大腦",探索"數智綠波體系",創(chuàng)新擁堵治理機制,挖掘通行潛能,打造"一圖展示、一鍵調度、全程跟蹤、閉環(huán)處置"的指揮系統。持續(xù)提升交通治理能力,著力建設暢通舒適的宜居城市。

保定市民:
現在的感覺就是使我們上下班變得更加順暢。

石家莊市民:
節(jié)省時間,早晚高峰不像以前那么堵了,跑著也痛快。

張家口市民:
感覺現在紅綠燈的配時越來越合理了,不會造成大量的壓車,比以前順暢多了。
來源:冀時客戶端
編輯:王劍猛
責編:李志財
編審:劉福慶
監(jiān)審:王勍